胶质瘤   胶质瘤联系电话  
中国脑胶质瘤治疗网
星形细胞瘤的相关知识
星形细胞胶质瘤辅助检查及治疗

  1、腰椎穿刺多数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部分病例蛋白定量增高。
   2、头颅X线平片约80%患者显示颅内压增高征,15%-20%可见肿瘤钙化。视神经肿瘤可见视神经孔扩大,并可致前床突及鞍结节变形。
   3、脑室造影幕上肿瘤显示脑室移位或并有充盈缺损。小脑肿瘤表现第三脑室以上对称扩大,导水管下段前曲,第四脑室受压移位。脑干肿瘤表现导水管及笫四脑室上部向背侧移位。
   4、脑血管造影显示血管受压移位,肿瘤病理血管少见。
   5、CT扫描大多显示为低密度影像,少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像,边缘不规则, 如有囊肿形成则瘤内有低密度区,周围常有脑水肿带,但较轻,脑室受压移位,亦多较轻,注射对比剂后肿瘤影像多增强。一般Ⅰ级星形细胞胶质瘤为低密度病灶,与脑组织分界 淸楚,占位效应常显著;Ⅱ-Ⅲ级星形细胞胶质瘤多表现为略高密度、混杂密度病灶或囊性肿块,可有点状钙化或肿瘤内出血。IV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显示略高或混杂密度病灶,病灶周 围水肿相当明显,境界不淸。增强扫描,Ⅰ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无或轻度强化,Ⅱ-IV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明显强化,呈形态密度不一的不规则或环状强化。
   6、同位素扫描可显示肿瘤区放射性同位素浓集,但浓度常较低,影像欠淸晰。
   7、MR1示长T1、长T2信号,信号强度均匀,由于血脑屏障受损不明显,周围 水肿较轻,占位效应相对轻,肿瘤边界不淸,不易与周围水肿鉴别。在T2相甚至不易 区別肿瘤的结构,但对肿瘤出血较CT显示为佳,同时由于蛋白渗出有时可见肿瘤在T1像呈稍高斑片样信号异常。若作Gd-DTPA增强扫描,肿瘤无异常对比增强。星形细 胞瘤在T1加权像呈混杂信号,以低信号为主,有时呈高信号表现,休现了瘤体内坏死或出血。T2加权表现为高信号,信号强度一般不均匀。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幕上者根据肿瘤所在部位及范围,作肿瘤切 除术、脑叶切除或减压术。大脑半球表浅部位的星形细胞胶质瘤手术切除范围要适度,以不 产生偏瘫、失语、昏迷,而又能达到减压目的为限。大脑半球深部星形细胞胶质瘤可作颞肌 下减压术。视神经肿瘤经前额开颅,打开眶顶及视神经管,切除肿瘤。视神经交叉和第 三脑室星形细胞胶质瘤作手术切除时,要避免损伤下丘脑。脑干肿瘤小的结节性或囊性者可 在显微技术下作切除术。脑干星形细胞胶质瘤引起阻塞性脑积水者,可作脑脊液分流手术, 解除颅内压增高。多数作者认为脑干外生性肿瘤或位于延-颈髄交界处的肿瘤可行手术 治疗。国内王忠诚提出脑干内局限性的星形细胞胶质瘤应争取切除。浸润性的实质性小脑星形细胞胶质瘤的手术原则与大脑半球表浅部肿瘤相似。小脑肿瘤一般作后颅窝中线切口,切 除肿瘤。局灶性癍性的小脑星形细胞胶质瘤如有巨大囊腔和偏于一侧的瘤结节,只要将瘤结 节切除即可,囊壁不必切除。
   多数星形细胞胶质瘤难以作到全部切除,术后可给予化学治疗及放射治疗,可延长生存 及复发时间。对大脑半球Ⅰ-Ⅱ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是否行术后放疗有争议。Ldbd分析发现 对未能全切除的Ⅰ-Ⅱ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手术加放疗的5年存活串为46%,而单纯手术者 仅19%。但也有作者认为对Ⅰ-Ⅱ级星形细胞胶质瘤术后放疗不能改善预后。对良性星形 细胞瘤主张放疗的人认为可单纯行瘤床放疗,剂量3000 — 4500rad,疗程为6周。一般 不主张预防性脊髓放疗。化疗的作用和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应用价值还有争议。

 
 
胶质瘤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50%,居第1位,多见于成人,好发部位以额叶、颞叶、顶叶居多。胶质瘤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成人多见,30~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各有其高发年龄,室管膜瘤的高发年龄在10岁以前,星形细胞瘤多见于中年人,老年人以胶质母细胞瘤多见。
脑胶质瘤分型
低级别胶质瘤
室管膜瘤
星形胶质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脑干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垂体瘤
其他脑部肿瘤
鼻咽癌
烟雾病
脑膜瘤
脊髓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垂体瘤
其他相关胶质瘤
中国脑胶质瘤治疗网 版权所有 2012-2020  本网站内容参考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出国看病 海外医疗 质子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