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   胶质瘤联系电话  
中国脑胶质瘤治疗网
胶质母细胞瘤的相关知识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病理分析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hiforme),过去称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由于这种肿瘤的细胞形态复杂,并非单独含有成胶质细胞,以及为了避免与极性成胶质细胞瘤混淆,目前广泛使用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这个名称(简称胶母细胞瘤),要注意的是,在胚胎发育中,并无胶质母细胞这种细胞。所谓胶母细胞瘤,只是这种肿瘤的称谓。按Kemokm的分类,属胶质细胞瘤四级。其起源细胞可能是各种胶质细胞,但在肿瘤内已不再能找到起源细胞的原型。
   胶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脑胶质瘤之一,约占脑胶质瘤的1/4~1/2,也是最恶性的一种。病人的年龄多较大,85%介于40~70岁之间:男性较多见,占55%—65%。成人胶母细胞瘤多位于额、顶、颞叶,枕叶少见。儿童多位于脑干。病程较短。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生长迅速。手术切除肿瘤后复发较快。其预后是脑胶质瘤中最差的一种,它提供了颅内肿瘤治疗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胶母细胞瘤体积常较大,多起源于脑白质中,大脑的前半部是好发部位,特别常见于额叶,颞叶次之,枕叶少见。肿瘤常沿神经纤维或血管方向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几个脑叶。可侵犯大脑皮层,并可与硬膜粘连。或侵及深部结构,胼胝体常成为肿瘤跨越中线的桥梁。当额、顶、枕叶的胶母细胞瘤经胼胝体侵犯到对侧大脑半球时,冠状切面内肿瘤具有蝴蝶形的分布范围。或侵及脑室壁,并可突人脑室内。突出脑表面或突入脑室者,瘤细胞可随脑脊液播散,个別的可向颅外转移至肺、肝、骨或淋巴腺。颞叶胶母细胞瘤常侵犯难底节。基底节和丘脑的胶母细胞瘤常经中间块侵入对侧丘脑,或经底丘脑和大脑脚侵人中脑。小脑的胶母细胞瘤较少见。
   肉眼所见肿瘤边界常较光整,但实际瘤细胞浸润的区域远远超过这一边界。较表浅的胶母细胞瘤常侵犯和穿过大脑皮质并与硬脑膜粘者,手术易被误认为脑膜瘤。深在者常穿过室管膜突入脑室中。瘤的切面形状多不规则;有酱红色的肿瘤区、灰黄色的坏死区、和暗红色的出血区,并可有囊肿形成(个数和大小不一),有的瘤腔中含有乳白色粘稠液体,易误认为脓液,但在镜检下没有脓细胞,仅为粉末状坏死物质。瘤组织柔软易碎,血供丰富,易出血,分化较好的区域质地较韧。周围脑组织明显水肿和肿胀,边界不淸。
   镜检见组成细胞有多种:①多角形细胞:不同大小和形状,聚集成堆而无特殊排列。分裂相多而不正常。②梭形细胞:有细长突起,状如成胶质细胞,交织成束,有时排列成假栅栏样,放射形指向中央坏死区,细胞内有胶质纤维。③星形母细胞:常围绕血管呈假菊花样。④多核巨细胞:常与多角形细胞混杂,大概是异常核分裂的产物。⑤星形细胞:常位于肿瘤的周边部分,可能是肿瘤周围正常脑组织中的星形细胞发展而成。
   胶母细胞瘤的一个形态特点是瘤内血管改变:
   ①主要影响小血管,特别是微血管;
   ②血管增多扭曲,状如肾小球,称肾小球化
   ③血管内膜显著增生,突人管腔形成小堆,并可见核分裂相,有些血管甚至被增生内膜所阻塞。这种病态血管易于形成血栓,造成肿瘤的部分坏死。
   生长特性:①胶母细胞瘤有沿白质中的神经束生长到远处的倾向,例如沿额顶束自额叶长到同侧顶叶,沿胼胝体长到对侧大脑半球,沿钩束自额叶长到颞叶等。②肿瘤侵人脑室后,可经脑脊液转移接种于远处脑室壁上和蛛网膜下腔。这种转移灶并不多见。③多中心性生长,有4.9%-20%的胶母细胞瘤,由几个独立的瘤中心组成。个别瘤中心常聚集在一处,有些在肿瘤主体邻近有卫星灶形成。肿瘤中心相互远离(在不同脑叶或两个大脑半球)的病例较少见,仅占全数的2.5%。

 
 
胶质瘤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原发性肿瘤的50%,居第1位,多见于成人,好发部位以额叶、颞叶、顶叶居多。胶质瘤患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成人多见,30~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不同病理类型的胶质瘤各有其高发年龄,室管膜瘤的高发年龄在10岁以前,星形细胞瘤多见于中年人,老年人以胶质母细胞瘤多见。
脑胶质瘤分型
低级别胶质瘤
室管膜瘤
星形胶质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脑干胶质瘤
视神经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垂体瘤
其他脑部肿瘤
鼻咽癌
烟雾病
脑膜瘤
脊髓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垂体瘤
其他相关胶质瘤
中国脑胶质瘤治疗网 版权所有 2012-2020  本网站内容参考网络,如有侵权请发邮件!出国看病 海外医疗 质子治疗